昨天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北京已经有46%的市民达到中等阶层收入水平,这一比例在全国排第一。
北京市民
46%为中等收入阶层
目前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此次蓝皮书根据恩格尔系数的测定,大致确定了中国城市居民中等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家庭年度可支配收入的阈值。
根据测算,2009年,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73万元和1.62万元之间;家庭可支配收入在11.19万元和4.86万元之间。2009年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
据统计,2005年至2009年,北京的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增长超过50%,年均增加近11%.至2009年北京已经有46%的城市居民达到中等阶层收入水平,这一比例在全国排第一。
中等阶层
最愿花钱买服务
近年来,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始终是城市消费的主力,其消费性支出总量占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量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一直在40%以上,2009年达到了49.3%,高出其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约12个百分点,但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行为比较谨慎。在其消费性支出中,用在食品上的花费一直比较稳定,在33%至35%之间,远低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而用在可以彰显身份、引领时尚、体现生活品质的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花费在其消费中均占有重要位置,远远高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用在这些方面的费用,其中服务性和交通、通讯、居住的消费比重呈稳步增加的趋势,特别是服务性消费的比重与城市高收入阶层的服务性消费比重比较接近,并且两者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中等收入人群
2023年突破50%
蓝皮书指出,尽管当前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已初具规模,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但由于其规模的相对性和动态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构成比较复杂,远没有发展到稳定成熟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规模偏小且不稳定、收入结构单一、消费行为谨慎以及成员间仍存在利益博弈等。
根据蓝皮书预测,从2010年到2025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将以每年2.3%的速度扩大,到2020年将接近47%左右,在2023年前后可能要突破50%,在2019年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可能首次超过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比重,即所谓“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将首次出现。J063
链接
我国贫困人口约五千万
蓝皮书指出,按照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国目前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而随着中国常住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在医疗、子女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困境将加剧城市贫困的发生。
按照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国截至2009年底的城镇人口数为6218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基于统计数据测算,中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至8500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