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节后劳务工返城比往年更晚更少 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一半
■ 业内人士分析上海对劳务工的依赖性渐强 但工资已缺乏吸引力
上海企业劳务用工占员工总数比例
2006年25.6%
2007年31.7%
2008年35.2%
2009年43.7%
2010年51.0%
上海劳务工离职率
2008年37.1%
2009年42.2%
2010年47.9%
离职原因
78.4%因为薪酬
“来登记的,只要条件差不多,一两天就能被用工企业挑走。”来沪人员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民工返城时间明显比往年晚,人数也大为减少。用工大户对普通工人的需求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不再有以往的挑剔。
昨天上午,闵行区来沪人员就业中心大厅内,只有寥寥几名农民工在关注大屏幕上显示的用工企业招聘信息。工作人员证实,当天前来登记的农民工不过六七十人。在不远的颛桥中介城,各中介公司门可罗雀,中介人员表示,今年来沪人员来得比往年明显要晚、要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后的餐饮业、零售业以及各类服务业都急吼吼地等着用工;而一些电子、IT、服装等制造业用工大户,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更是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不再有以往的挑剔,只要条件差不多就招进,他们急迫地要完成订单,不能让流水线空转。
返沪工人笃定寻工作
“工作嘛不着急,大不了到苏州、昆山去,听说他们那里今年还要加工资呢。”
昨天上午11点,闵行区来沪人员就业中心,来自安徽淮北的李东生兄弟一边瞧着大屏幕上的企业用工信息,一边小声地讨论着,他们似乎不急着做决定,甚至没去窗口登记个人信息。
32岁的李东生已经在上海打工8年了,年前,他在松江一家电子企业务工,每月收入2800元左右,春节回家过年,企业的岗位仍然给他保留着,不过,李东生却没打算回去。
“弟弟一家都在闵行这边上班,我希望与他们离得近一点。”李东生说,闵行区的电子企业多,工资待遇也差不多,他是熟练工人,找份工作不难,他希望找一份比原来薪水高一点的工作。
与李东生情况不一样,来自四川达州的赉福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留在上海的问题。因为离老家太远,赉福和同在上海务工的妻子没有回家过年。夫妻俩原本想在上海继续发展,不过,春节后老家亲戚打来的一个电话,让赉福犹豫起来。
“我表弟去年也在上海打工,回家过完年就没回上海,而是去了重庆找工作。”赉福说,表弟在重庆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不比上海低,打电话邀他一起过去。重庆离家近,显然对赉福更有吸引力,不过他有点犹豫的是,妻子还留在上海的企业上班,留下她孤零零的一人有些不放心。
在来沪人员就业中心登记的,多是从老家返沪的农民工。与往年不一样,他们大多比较笃定。一位河南的农民工告诉记者,他们老家的好多工友要么过完元宵节回来,要么就不来了。“工作嘛不着急,大不了到苏州、昆山去,听说他们那里今年还要加工资呢。”这位农民工笑呵呵地说。
“来登记的,只要条件差不多,一两天就能被用工企业挑走。”来沪人员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民工返城时间明显比往年晚,人数也大为减少。
人事经理心急火燎
“郊区的几家电子厂都说了,只要有工人来做,哪怕就两三个人,他们也马上派专车来接。”
与农民工的笃定不同,厂里的流水线和订单让一些企业的人事经理心急火燎。来沪人员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企业发布用工信息后,每天都来电话询问情况,“简直盯牢我们了。”一位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
还有企业干脆直接派人到来沪人员就业中心现场“堵人”。昨天,记者就在闵行区来沪人员就业中心碰到一家物流公司的经理朱明礼。
“我有两条长途线路跑不起来,缺人!”朱明礼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缺4名司机,还缺一两名前台接待人员,年前就在中介发布信息,却一直没招到人。昨天,他不得不亲自到就业中心和几个中介公司去看看,希望能现场“抓”到几个人。
“郊区的几家电子厂都说了,只要有工人来做,哪怕就两三个人,他们也马上派专车来接。”昨天下午,上海火车站北广场附近大统路的一家劳务招工点,劳务中介李经理这样说道。然而,与企业迫切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下午招工点也没有迎来几个找工作的农民工。
李经理估算了一下,从大年初五开门营业开始,介绍成功的务工者比往年足足少了四成。“感觉今年来找工作的农民工比去年更少了。”李经理一边将手头的招聘信息添加到“赶集网”上发布,一边说道。
在大型劳务中介豫星劳务派遣公司,招聘部的孙小姐同样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每个委托公司都缺几百个一线操作工人,基层行政岗位的缺口也很大。”就在春节前后,公司还接到几个大订单,都是江浙一些企业将加工生产线延伸到上海,开设新厂,每个企业的招工数都在一两千人。